6月27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博雅楼会议室举办“外语类专业转型与发展”研讨会。副校长刘恩允、教务处、外国语学院负责人及各专业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时代外语类专业的转型与发展新路径。
人工智能时代外语类专业面临诸多质疑和挑战,各专业如何发展成为亟需研讨、探索的问题。会上,四个本科专业教研室主任依次汇报了各专业发展现状、面临挑战及下一步的发展思路,校领导和教务处负责人给予了分别指导。英语专业作为学校第一批升本的老牌专业,一直受到学生欢迎,招生位次居学校前列;师生深度参与国际化服务,多次承接外事活动;作为全校唯一招生的辅修专业,显著提升了修读学生的英语能力。日语专业多年来与山东师范大学实施联合培养项目、与日本九州外国语学院等多所国外高校进行学分互换制交流;高中日语教师岗位激增,同时海外就业前景广阔,就业率连年居高;承担赴日语言培训,反响良好。俄语专业依托省级智库平台不断开拓;与俄罗斯彼尔姆国立大学等高校持续合作;高中俄语师资及俄语复合型人才紧缺背景下学生就业形势良好。商务英语专业作为省一流专业,专业建设基础扎实,建有1门国一流课程、3门省一流课程、3门智慧课程,持续推进智慧教学改革,教研成果丰硕,并多次在校内外进行经验介绍、推广。在人工智能冲击的时代背景下,四个专业从新上专业、增开模块化选修课程、深化课程及专业智慧建设等角度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
在汇报研讨过程中,刘恩允副校长肯定了四个专业多年来在专业建设中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在国际合作、辅修专业、智慧教学等方面发挥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出“英语+”或“+英语”的专业发展思路,鼓励深入了解学生需求,不断拓宽专业应用领域。教务处闫小红处长建议从辅修专业、书院项目、国际化项目等角度推动专业升级,并提出日语专业可探索与日本在养老等领域的特色合作。田玉丽副处长表示,教务处将为各专业转型提供政策与资源支持。
研讨会最后,刘校长在总结中进一步肯定了外国语学院扎实的工作作风,期待学院今后继续发挥国际化合作与师资优势,探索实现专业间互相赋能;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做好智慧专业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此次研讨为外语类专业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坚持服务学校特色发展和社会需求,不断探索创新,推动各专业高质量发展。


撰稿人:陈佩佩、曹翠红 审稿人:赵淑容